close

  4月9日,臺北市警察局中正一分局9日宣佈,從3月18日至今在“立法院”周邊進行的集會活動均未申請核准,都屬違法行為,希望10日下午與學生退出“立法院”議場一起落幕。圖為“立法院”側門濟南路中學生和民眾搭起的大帳篷。中新社發 陳立宇 攝
  中新網4月10日電 臺灣部分學生反服貿協議活動將於10日退場。臺灣《工商時報》社論文章稱,這讓一度看似無解的對立僵局得以化解,讓“立法院”得以恢復正常的議事運作,更讓蔓延臺灣社會各階層的浮躁、焦慮情緒得獲紓解。但是“立法院”解圍,並不代表一切船過水無痕。臺灣各階層需要從這一次活動中汲取經驗教訓,自然也都有檢討改進的空間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這一次活動所引發的階段性紛亂,就如同出疹子般,讓原先潛藏的各種偏差病竈逐一浮現。而後透過透明化的監督機制,找到自我療愈的方案,讓臺灣找回自信與競爭力。
  占據“立法院”議場如果無限期延宕下去,所謂“歹戲拖棚”的種種後遺症,將吞噬好不容易獲致的正面效果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活動決策者能夠見好就收,展現知所進退的成熟度,對其他貪得無饜知進不知退的政黨、政客、社團乃至企業,都應有所啟發。
  其次,亟待檢討改進的無疑就是臺灣目前的政治運作機制。其實,“立法院”議事效率不彰,朝野對立無限上綱,正是引爆這一波活動的火種。但是當前“立法院”議事運作所存在的諸多偏差,不論是黑箱化的朝野協商機制,或者只見對立對抗,缺乏理性論辯以及共信共守的法案審議游戲規則等,如果王金平“院長”及朝野“立法委員”不能展現智慧與責任感有所改革,則這群短視的政客不只要承擔讓民主法治倒退崩解的歷史罪責,我們相信當下一波活動再起時,也將標志著臺灣的“代議政治”已被全民唾棄。
  “立法院”除了要記取這一次被占據的教訓,展現自我調整改革的能量以贏回全民的信賴之外。在下周回覆正常議事運作之後,也不應只是繼續陷入“先立法後協商”,或監督條例立法與服貿條例審議同時併進的程序爭議,卻有意無意讓眾多與時間賽跑的民生法案繼續陷入空轉。
  最後,活動的退場不應意謂著執政團隊又可以依然故我。今後的當局決策,已經不可能只是關在辦公室閉門造車,或者只跟特定對象咨商、溝通。包括建構更順暢的行政、立法部門溝通協商機制,也包括面對全民,更全面而透明的事前徵詢、咨商、溝通過程。所謂眾擎則易舉,反之悖離民意,或溝通不足,一旦人民有疑慮,最後大家都是輸家,而臺灣又有什麼家產可以繼續輸下去呢?  (原標題:台報:“占院”學生退場 臺灣須集體救贖檢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z89vztdm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